承真樓

書餘墨香

2022年1月
從先秦時期出土的墨丸到今天的製墨產業,中國墨學歷經數千個寒暑。墨,作為中國文房四寶之一,走過不少高低起伏之勢,上自帝王,下至布衣,無不與墨結緣,並為中國文化的光輝作出了巨大的貢獻,為後世留下讚嘆的墨寶遺產。
墨,從最初實用的需求出發,逐步走向專業﹑藝術性﹑品牌效應,明代的“方氏”“程氏”更是墨壇上星輝閃爍的大家。而墨學發展到最後已經遠遠超出其實用性的需求,成為藝術品一員,明清至今更是出現一批又一批的藏墨大家。
從五代開始,皖地製墨已經見於史籍,進入明清時期,“徽墨”更是享譽全國的製墨業重要之地,暢銷全國,更進入皇宮成為帝王收藏或使用之物。明清時期方家﹑程家,為家族式經營的製墨產業,所編撰的《方氏墨譜》《程氏墨苑》影響後世深遠,充分反映家族經營方式的文化產業概況。
墨,主要分為“松煙”與“油煙”兩大類,徽州的得天獨厚的環山境地,為產墨提供了重要原材料。不同工匠所製之墨的配合存在差異,宋應星《天工開物》留有製墨圖,極具參考價值。